b体育网站-世俱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小组赛全胜+狂轰13球,詹俊:升级成功的简单介绍
小资哥:分享个段子——北上深的市民国庆节都不要外出,最好宅在家里。因为自己家的房子都值1000万,不住太可惜,如果算8%的理财收益,机会成本每年也在80万,约合每天2272元,超五星级酒店标准!
国庆出门7天,光机会成本就是一万五啊。
国庆楼市不平静,已有6城出台楼市限购、限贷新政。
先是9月30日晚,北京出台堪称史上最严调控,当晚天津也公布限购政策。仅相隔一天,郑州和成都也先后出台了限购政策,而且发布政策的时点同样是在晚间。
10月2日,无锡和济南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发布楼市新政。
北京:买首套房也变难了
9月30日晚间,北京市政府网站挂出通知,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北京市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分为8项,涉及土地供应、房产供应、差别化信贷等8个方面。其中核心的调控措施包括:
1,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保证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不低于70%;
2,在严控地价的同时,试点采取限定销售价格并将其作为土地招拍挂条件的措施,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3,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另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北京市要求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项目时,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的观点称,“从信贷政策看,北京是目前 全国执行最严格限贷政策的城市。首次收紧 首套房首付比例到35%,非普通自住房比例上涨到40%。另外二套房比例提高到50%,开始了全国第一个购房全面降投资型杠杆的举措。相比其他城市口号式、挤牙膏式的政策,北京的调控政策效果将更加明显。”
天津:严控外地人购房
紧随北京, 天津也祭出了调控的大旗!
9月30日,天津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
1,在天津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暂停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再次购买住房;
2,对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商业贷款 首付比例不低于40%;
3,开发商在申请办理新建商品房销售许可时,应当在商品房销售方案中申报每幢房屋单位建安造价、销售单价上限和每套房屋销售价格上限。
苏州:物价局直接出手
在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之时,苏州也出手了。
苏州此前已经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措施,9月30日夜继续加码。苏州市物价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监管的通知》,其中规定:
申报价格明显高于开发建设成本及行业合理利润或周边同类型楼盘价格;
完成价格申报后超过规定期限未向住建部门申请录入商品房销售网上管理系统;
社会集中反映的价格问题的。
若出现上述行为当中的一种,各主管部门应当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提醒、约谈、告诫,必要时暂停其价格申报,并建议由住建部门暂缓核发预售许可证。
郑州:房价勇夺9月涨幅冠军之后,限购了
距离郑州出台“郑九条”的时间才过去10多天,很多人不会预料到,就在国庆节的第一天,郑州又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欲针对当地商品住宅实施限购,从需求端“灭杀”当地高房价。
文件显示,该限购令主要“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和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80平方米以下 (不含180平方米) 的住房”。
不过,郑州市政府生怕外界不明白或产生误读,还具体解释说,这里所称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 (二手住房)。
从数据上来看,郑州最近几个月的房价涨幅领跑全国。9月,由国家统计局对外披露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中,郑州环比涨幅“夺冠”。虽然统计口径有差异,但郑州房价异动已引发格外关注。
▲ 图片来源:华尔街见闻
成都:限购且规定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郑州出台限购新政后的晚些时候,成都也出台了11条楼市调控措施!
成都政府发布通知,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范围内实行住房限购, 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法人单位经审查确属用自有资金购买商品住房且用于职工自住的除外)。严格执行住房限购地区信贷政策,购买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更详细的其中涉及精准调控土地供应、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实行区域住房限购、加强销售价格监管、整治市场违法行为等。
无锡: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升至40%
无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保持20%不变;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由 不低于30%调整为40%。首次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仍按不低于20%执行;第二次公积金贷款, 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向同一买受人出售多套商品住房; 暂停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
济南:已有三套住房家庭暂不得再购房
接着无锡,10月2日下午 济南市政府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一、购买 首套住房商业贷款 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购买 二套住房商业贷款 最低首付比例由30%提高至40%。
二、家庭用于购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 70万元调整为60万元,个人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 40万元调整为30万元;本市户籍家庭购买第三套住房 不提供公积金贷款。
三、本市户籍家庭 已有三套住房的,暂不得再购房。非本市户籍家庭在我市限购一套住房。
四、依法严厉查处违规炒房、违规销售等行为,打击违法资金流,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
石家庄等地的限购政策将备受关注
截止当下,除一线城市外,已经有10个非一线城市开启了限购政策,整体看,有两个特点:二套房普遍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与购买面积限制、部分区域限购一套。
加上一线城市,目前 执行限购的城市和区域达到了14个,这恰好匹配了2016年8-9月房价上涨疯狂的区域。当然,其中包括 合肥、无锡、石家庄、济南、武汉等城市,而现在看,成都这样房价统计在上涨城市中只排名27的城市也出现了限购。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这一轮楼市疯狂的根源除了资金潮外,这一轮二线城市收紧楼市调控政策的市场原因是 因为市场开始恐慌,涨幅刷新历史纪录,而出现这一恐慌的主要根源还是 因为这一轮去库存政策并未因城施策,在本来库存就不多的城市执行了全面宽松,在资金潮影响下,市场出现了局部城市失控的现象。
新一轮政策效果会如何?张大伟指出,不全面收紧信贷的本轮房地产恐慌下的市场,任何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没有长效作用。政策虽然直接影响不大,但从心理影响看,这 代表了一轮收紧调控的开始。
张大伟强调,未来政策开始“托底盖帽”,过去全面宽松的趋势已经出现了变化,在市场分化的基础下,调控政策也开始了明显的分化,托底盖帽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下,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线及辐射区都出现了约束性的政策,这些约束性政策包括部分城市的信贷收紧。 部分城市涨幅过快还会出台限购政策。
从这一轮政策力度看,依然是北京最严格。张大伟此前预测,无锡、石家庄、济南(已出台限购)等城市也有很大的出台限购可能性,随着无锡、济南限购出台, 石家庄等地的限购政策将备受市场关注。
多地调控政策升级能否稳住房价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2016年1至9月百城住宅均价累计上涨14.91%,各季度涨幅逐步走高,其中8、9月环比涨幅均突破2%,刷新近年新高。截至9月,百城住宅均价上涨至12617元/平方米,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同比连续14个月上涨。
而国家统计局9月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达到64个,其中合肥、厦门、郑州等二线城市成为当月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二线城市正由局部上涨升级为普涨。
“今年以来楼市表现令人困惑,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分化态势加剧成为市场的真实写照。”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总监白彦军说。
对于今年部分地区楼市高热引发的房价上涨,专家认为与货币、信贷以及土地供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白彦军说,贷款充裕对房价上涨有一定支撑作用。从七八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看,居民中长期贷款为新增贷款主力,尤其7月占比更是高达102%。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认为,因实体经济利润率下滑、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因素带来的投资荒困局,是导致投资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地区房产的金融属性相对凸显。
在倪鹏飞看来,很多热点城市土地供求关系出现变化,特别是大城市供应土地规模达不到预期,导致供地不足,也影响了楼市预期。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分析,今年以来,地王潮从杭州、南京、合肥向成都、郑州、武汉不断蔓延,重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高温不退。土地高热致整体楼面价上涨,住宅用地楼面价及溢价率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891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47.9%;其中住宅用地楼面均价为333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1.7%。
针对热点地区楼市持续高温态势,从二季度苏州、南京等率先出台收紧措施,到三季度苏州、南京、厦门、武汉等城市接连加码限购限贷,再到近期杭州、郑州、石家庄、福州、济南、北京、天津等加入调控收紧行列,各地政策充分体现“因城施策”总体要求下差别化、精细化调控的思路。
专家认为,近期热点城市政策收紧力度升级,或限购限贷,或限房价地价,或加强监管,政策主要 以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为重点,特别是购买人群受限及信贷收紧,短期将为当前过热楼市适当降温,也将成为更多城市控制房价的重要选择,预计四季度各线城市政策分化将更明显。
白彦军建议, 热点城市还应主动公布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抑制短期市场波动。对去库存压力较大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应执行区别于热点城市的支持政策,通过合理信贷政策引导,让小地方楼市活跃起来,大城市冷静下来。
此外,专家指出,一方面要 警惕楼市有泡沫,对居民生活成本影响较大,并影响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稳增长,宏观经济转换增长动力尚需时日,还需要发挥房地产行业的支撑作用。因此政府要把握好楼市调控政策的平衡点,既要防控风险,又要稳定楼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盘点:2016年部分已收紧房产政策的城市
本文综合自:央视、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网等
小资哥
无论出台了多少调控政策,老百姓只有一个心愿,能让高烧不已的房价降一降温,不要让楼市绑架了生活和梦想。大家觉得呢?
编辑:叶子 审核:谭婷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